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很多惨烈的车祸现场,两车对撞后车辆严重变形,司机和乘客生命岌岌可危。
此时围观者大多连连感叹,呀,下次开车一定小心注意!
而如果两车高速对撞发生在测试场,围观者的反映会怎样呢?此前速腾与卡罗拉对撞的碰撞测试的视频一度引发外界强烈的关注。
该媒体采用双车64公里/小时的50%偏置对撞,在碰撞试验过程中,丰田卡罗拉和大众速腾均以64公里/小时的速度、50%的重叠率(驾驶员侧)完成对撞,最后根据车体变形程度及假人伤害数据进行评价。
此次选取的车型分别来自丰田和大众,卡罗拉为2021款1.2T S-CVT先锋版,指导价为11.98万元;速腾则为2021款200TSI DSG舒适智联版,指导价为15.09万元,两款车型均配备了头部侧气囊侧气帘和膝部气囊。
两车64公里/小时的50%偏置对撞后的目测结果现实,一汽丰田卡罗拉的溃缩程度更为明显,而此前在碰撞测试中一直翻车的大众却无明显溃缩情况。
虽然视频主持人给出了疑似一汽丰田卡罗拉不耐撞的结论,但围观群众好像并不买账,更多的一脸懵逼:正规的操作好像不是这样的吧?
既然是测试,那么最基本的应该是保障测试过程中参数的一致性。
此次测试用顶配的速腾对撞低配的卡罗拉显然不合时宜。
如果是模拟真实场景下,速腾与卡罗拉的高速对撞,也同样说不通。
都2021年了,相信不是专业的媒体人也应该知道什么是主动安全。
试想一下,如果在现实场景中,卡罗拉或速腾以64公里/小时的速度冲向障碍物,主动安全系统势必会抢先反映,给车主以提示。
而此时,一个心智正常的驾驶者肯定会作出踩刹车、转动方向盘的举动,便不会出现上述媒体测试过程中辆车高速对撞以至于车辆大面积溃缩的情况。
要知道,在正常驾驶中预防碰撞,主动安全的功效应位于首位,而就此次碰撞而言,主办方媒体完全忽略了主动安全,仅仅用壳子的变形来定性车辆的安全性有失偏颇。
近年来,随着中国消费者驾驶安全意识的提高,主动安全配置逐渐被应用到各个车型中。
因为比起被动保护,主动防御机制存在意义在于不发生事故。
主动安全系统可以避免很多人为因素造成的事故,比如疲劳驾驶、驾车走神以及在极端条件下也可以减缓伤亡情况。
也有数据印证,主动安全配置的搭载有效减少了事故伤亡情况也财产损失。
2015年是ESP车身稳定系统在中国汽车市场得到普及的一年,这一年中国交通事故发生数达到了低谷;2018年是主动刹车系统、车道保持辅助系统等L2级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得到广泛应用的一年,这一年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也同比大幅降低。
因而,如果从模拟真实交通事故的角度出发,该媒体不该完全忽视两车在主动安全方面本应该发挥的作用,颇有不顾测试初衷,博取大众眼球的嫌疑。
毕竟,市面上随便一款车以64公里/小时的50%偏置对撞,整车报废是必然的事情,况且速腾在尺寸和质量上大于卡罗拉,物理冲击力具有明显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