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讲,我一直是一个对新能源车尤其是电动车存有偏见的人,因为常年从事汽车测试,多少会有一些思维惯性,认为电动车在重心转移甚至是续航方面都会让我焦虑。
这也是我为什么迟迟不愿把汽油车换成电车的主要原因。
轩逸·纯电动态
5月23日,一个晴朗的初夏,这一天,我对电动车的认知被彻底的刷新了。
我一直认为,如果将电动车操控做到极致,前途K50是一道无法逾越的门槛,可那是一个标准的跑车。
而家用车序列中,我会鄙视那些油改电的系统,那些产品基本上都停留在运输工具层面。
如果说不考虑速度问题,畜力车在环保方面,绝对可以做到比他们更有优势。
但东风日产轩逸·纯电,彻底将我挂在了衣架上。
轩逸·纯电不管是左右侧倾甚至是前后的俯仰都极为接近燃油车的水平。
究其原因,轩逸·纯电采用与LEAF相同的专业纯电平台打造。
一方面日产在LEAF平台上积累的多年电动车研发及测试经验,推动了轩逸·纯电在整车驾驶感上的提升。
另一方面也就是今天我重点要聊三电系统的对用户体验的优化。
一套成熟的三点系统应具备的特质是什么,当然我的想法相对简单,效率第一。
那么从数据上看13.8kwh的百公里电耗,是轩逸·纯电的两大优势之一,另一方面22%的最大势能回收效率,也基本在同行业中处于翘楚地位。
这里我要做一个特别的说明,日产的工程师对势能回收功能的处理已经不是简单的在效率上做文章了,而是上升到了调校层面,在兼顾22%最大势能回收效率的同时,又保障了驾驶的舒适性,整个回收过程即便在最大回收效率的工况也不会出现特别突兀的顿挫感。
优化一、在用户需要时,能够提供足够的扭矩
上山路段,对燃油车型来说都是对发动机最大的考验,但纯电车型不同。
持续的高扭矩输出是对上山路段肆意的放纵,或者这时候也是电动车型驾驶乐趣的极致体验。
配合日产对整车NVH及舒适性的苛求,逸·纯灵动的穿梭在陡峭的盘山路上。
优化二、准确给出精确的续航里程降低焦虑感
长达27公里,高强度的动力输出对三电系统的考验变得有些苛刻。
但没关系,轩逸·纯电独有的电机扭矩控制技术,能够在高、中、低电量的情况下,均保持稳定的输出功率,随时随地满足对动力的需求,并且能够准确计算出剩余续航里程。
当然,轩逸·纯电最贴近实际使用的续航确实不是浪得虚名。
优化三、高效势能回收兼顾驾驶舒适性
下山路段是势能回收体验的重点,通过B档与轻微刹车的配合,我所在的5号车完成了电池充电16%,续航里程增加167km的最好成绩。
第二名与第一名的成绩非常接近,能量再生制动系统为电池充电15%。
其他车辆的成绩也没有被拉开差距。
当然整个下山过程中没有突兀的拖拽感,过程变得柔和且线性,即便在行驶中切换B档也会有一个短暂的的平滑过渡期,以此做到了对驾驶舒适性的最大追求。
轩逸·纯电是一款让我颠覆认知的油改电产品,即便市面上有大量号称纯电平台的产品,我依然更青睐眼前这款轩逸·纯电。